“我们今天来,就是想和你们谈谈心,你们有什么需要和问题尽管提出来……”日前,济源示范区梨林镇纪委工作人员来到辖区某村参加村“两委”及监委会议,与受处理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面对面交流。
回访教育是做好案件查办“后半篇文章”的重要抓手。不久前,梨林镇纪委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发现,该村“两委”未认真研究村干部亲属从事零工事宜,造成某村干部亲属违规领取5253元零工工资。经研判,该镇纪委最终给予相关村干部党内警告处分,并责令相关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。
考虑到此次处理处分可能会影响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,该镇纪委综合考量受处理处分干部的性格特点、工作职责、现实表现等情况,精准把握重点关键,量身定制回访提纲,及时开展集中回访教育,帮助查摆剖析问题,让受处理处分干部继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、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去。
“与受处理处分干部保持交流沟通,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,并给予必要的关注关心,能够增强他们改正错误的动力,让他们早日找回初心、重拾信心。”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为做深做实回访教育工作,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在了解回访对象思想状态、心理变化、工作表现等情况的基础上,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接触交流,既耐心听取本人意见,又明确指出错误,帮助剖析原因、总结教训、祛除“心病”,正确面对错误、纠正错误,确保“不落后”“不掉队”。
处分不是目的,教育和挽救才是根本。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持续加强对受处理处分干部的回访教育和组织关怀,引导其从“有错”向“有为”转变,实现监督执纪执法的政治效果、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(李涛)